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9年第10期
编号:13344931
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4月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19年第10期
     1.2方法

    对照组实施加压钢板治疗。采用常规麻醉,患者取仰卧位,在患者患侧位置做一切口,将阔筋膜、股外侧肌等逐层剥离开,直到病变位置暴露;剥离骨不连骨膜,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,在患者病变张力位置放置合适的加压钢板,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等因素,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皮质骨螺钉,加压螺旋、植骨[4]。

    观察组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。常规麻醉后,患者取仰卧位;对患者皮肤显露骨折处进行逐层剥离后,将骨不连骨膜进行剥离处理,并对其进行连段修复处理,让截面和横断面呈现出一个梯形状;随后采用骨刀切除掉硬化骨折,并采用扩髓器辅助扩髓;在转子定点的位置入针,并将髂骨骨条放置在骨不连端的位置;复位效果达到满意程度后,固定髓内钉以保证其稳定,然后逐层缝合切口[5]。

    1.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

   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、出血量、运动功能评分、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感染率。①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ugl-Meyer评分法作为判定标准,总分100分,包括有行走、仰卧到侧卧、仰卧到床边坐等内容,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越好。②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,总分100分,包括有进食、梳妆、如厕等内容,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独立性越强。

    1.4统计学方法

    采用SPSS 22.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,计量资料以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采用t检验,计数资料以率(%)表示,采用χ2检验,以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668 字符